《汽车文化研究》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年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杂志的使命在于回顾、探讨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演进,传承有形、无形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探索汽车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学术实践。它不仅记录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也面向公众讲述汽车工业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弘扬汽车文化,推动多元文化交流与互鉴。杂志不仅为汽车文化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对公众了解汽车文化、推动汽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杂志围绕汽车文化某个领域或相关主题,撰写专业研究文章。重点关注行业研究前沿发展趋势。研究记录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挖掘汽车历史的深层内涵。关注以汽车为载体开展的科学普及、科学教育、展览展示、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发展。以汽车为媒介,从应用角度阐释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改变。采访中国汽车发展历程中的行业典型代表,如实记录,做好资料留存。开展汽车文化国际交流与传播相关研究,促进世界汽车文化交流互鉴。关注诸如学术会议、学术会展、学术出版等各类学术动态。
专题研究:中国汽车工业70年、前沿探索、科学传播、国际视野、附录
1.文中涉及到的外文人名、书名、专有名词(术语)等一律翻译成中文,可在中文后括号内标注外文。来稿一经录用,版权即由作者转让给本刊。
2.正文标题:文内各级标题题号一律顶格书写,标题题号分级采用1;1.1;1.1.1等标注形式。结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二级或三级。
3.作者确需变更时应向编辑部说明变更原因并必须提交全部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变更的书面文件。署名作者在2人以上(含2人)及以集体作者署名时,应标注通讯作者。
4.参考文献:按照中文参考文献在前,日文参考文献次之,西文参考文献居后的顺序排列。各语种参考文献以作者姓名读音为序。
5.注释。注释用于对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分别为:①、②、③…,注释内容置于正文之后。
6.提供4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摘要应包括:论文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所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等。
7.前言:交代本研究历史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决的问题,重点阐述本研究创新点。不需详述历史过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数据和结论。避免和摘要雷同。
8.表格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中英文表号和表题居中放在表的上方。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用符号),若单位相同,可统一写在表顶线上右侧。
9.有国家、部、省、市、校级科研基金项目资助的课题,请在首页脚标处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可优先录用。
10.文中引用他人作品时,请按照原作者姓名、文献名称、出版者和出版年顺序列出,并以脚注方式(放置于当页下)用①②③……标出注释,并选择“每页重新编号”;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在两名以上时须全部列出。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华龙大厦,邮编:100029。